|
主食极客:意大利面的3D到4D打印 说到意大利面,我们最先想到的大概是细长的spaghetti,空心的marcaroni,也许还有螺旋的rotini,蝴蝶形的farfalla。然而对于极致的意大利面爱好者来说,这些不过是基础入门,搞清意大利面的种类和名称可以说是一门正经的学问。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有超过350种意大利面,而它们的名称因为地域文化的差异则有四倍之多。Pop Chart Lab(流行图表实验室)曾经创作了一张介绍意大利面种类的图表 (The Plethora of Pasta Permutations),详尽地绘制了不同种类意面的形态和名称,是意面爱好者的收藏圣品。 比如有种叫“dischi volanti”的意面,在意大利语中是“飞碟”的意思,是上世纪50年代飞碟热时期被发明出来的,长得就像飞碟一样,跟撒尿牛丸似的又好玩又好吃。 有趣的是,意大利面虽然是种历史悠久的传统食物,它却不断地经历着创新。在全世界范围内,艺术家、设计师和工程师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这种古老的食物注入新的血液。 建筑师的通心粉 1995年,日本设计界大佬原研哉,曾策划过一个“建築家のマカロニ”展(建筑师的通心粉展)。当时原研哉受到了日本建筑协会的委托,希望他能用普通大众可以理解的形式介绍并展示当时一批建筑师们的专业技术和创造性。 如何展示建筑师的能力呢?不如让他们设计通心粉吧。 这个看似脑洞很大的决定,其实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通心粉看上去简单,但却是个要求挺高的构造物,它的形态需要受热均匀,有足够大可以蘸取酱汁的表面积,厚度适当使口感轻盈,便于生产加工,还要在视觉上就能激起人的食欲。如何把这种随处可见、习以为常的食物做出新意,是非常考验建筑师的想象和创造力的。 15位受邀参展的建筑师展示出了各自不同的创意。虽然这些提案只是概念设计,没有被实际生产出来,但它们为普通大众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如果通心粉真的可以千变万化,你会喜欢哪一种? 通心粉的数学分析《Pasta by Design (意面设计)》把吃货的极客思维推向了极致。这本书的作者George Legendre也是建筑师,不过与那些更关注造型和意象的日本同行不同,他用了完全理性化的工程思维来分析意大利面。在《Pasta by Design》这本书里,他详细分析了92种不同形态的意面,每种都配有三维模型和数学公式。不知道有没有呈现黄金分割比例的意面,吃起来会不会有什么不同。 3D打印意面Barilla是意大利的老字号意面品牌。在过去的五年里,Barilla与荷兰应用科学研究中心(Netherlands Organisation for Applied Scientific Research - TNO)合作,研发了一款意面3D打印机。将装有意面原料的盒式包装装入打印机,通过软件选择或设计意面形态,打印机就能在2分钟内打印出一人份的意大利面,而后可以直接进行后续烹饪。 Barilla还很有策略地开展了国际范围内的3D打印意大利面设计竞赛,既将“未来食物”的概念传播出去,又收获了一众新颖的设计方案。Barilla的意面打印机目前还在研发阶段,所以其市场反应还很难估计,毕竟对于土生的意大利人来说,意大利面制作的手工传统是相当被重视的,新科技能否替换传统手工艺还是未知数。 获得意面设计竞赛大奖的是这款玫瑰形意面 4D打印可形变意面所谓4D打印指的是在3D打印的基础上再加上“时间”这个维度,也就是随着时间可以形变的打印技术。MIT Media Lab的Tangible Media Group最近发布了4D打印意大利面的研究项目:意面开始是扁平的,但放入热水中,它们就会自动形变,生成不同的几何形态,效果有点像虾片油炸后的效果。 中国特素公司出品的主食芯片3D技术生产的特制谷物,也是4D可形变的主食,遇水后会膨胀变形,就像天然生大米煮成熟饭的过程。 这项技术主要利用的是明胶吸水膨胀的原理。在3D打印意面的过程中,在意面表面添加了两层密度不同的明胶膜。明胶吸水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膨胀,从而使意面发生弯曲。形变的不同样式则是因为明胶上面还3D打印了一层是用纤维。这种纤维不易吸水,可以形成防水层从而控制明胶对水的反应,以实现不同的形变。形变的设计可以在定制的软件中完成。 当然,总会有人质疑,就吃个意面,至于这么大费周章吗?吃进肚子里都一样,还分那么多种类干啥。可就跟吃饺子和吃馄饨不同,吃龙须面和吃拉面不同,我们吃的不正是这些新意和花样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