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主食变迁史速读仅需10分钟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诺曼·布劳格(Norman E. Borlaug)说过:“你无法在人们饥肠辘辘中建立一个和平的世界。”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求和物质基础。孔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中国文明与吃密不可分,西方文明与情爱不可分。 也许只有中国人把“吃”当成头等大事。孔子就得出了这样的论断:“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而彼时,中国的美食史才刚刚开启,无论食材、烹饪手法还是口味皆十分单调。那么,之后中国的主食都经历了哪些发展。 主食:稻米和小麦 不管怎么说,谷物让人们辞别了朝不保夕的佃猎生活,首次获得了稳定的食物来源。但问题是,那时他们唯一掌握的烹饪方法 “烧烤”,并不适合这些硬邦邦的小颗粒。于是,“吃货心”第一次显示了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气力:他们发明白陶器。将谷粒放在陶釜中,加水煮熟,就成了最早的米饭。 不过,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稻米饭皆属于“奢侈品”,因为它的产量太低了。到了南朝末年,水稻的种植面积才开始不断扩大;又过了几百年,隋唐统一时,稻米才终于取代粟和黍,成了南边人数一数二的主食。 五谷: 一万年以前人类就开始了农业种植活动。通过对作物产量、品位以及环境适应性的反复观察和知识积累,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几种作物的种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实际反映了古代粮食作物生产从“百谷”到“五谷” 的历史变迁, “五谷”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食物来源。“五谷”所指有两种说法,一曰粟、黍、菽、麦、稻,一曰粟、黍、菽、麦、麻。《史记》等古籍的“五谷”概念中有“麻”无“稻”的原因。 1 小米大豆为主要主食 北京东胡林遗址(距今11000—9000年)、河北南庄头遗址(距今10500—9700年)等考古发掘证明,小米(粟)是当时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其领导地位维持了数千年。中国现存最早农书《齐民要术》所记粟的品种多达86个,居于麦、稻之前,为当时第一大作物。粟在中国北方粮食作物中的主导地位一直维持到了唐代。唐初征收赋税仍以粟为主,粟、黍之外,菽(大豆)一度在中国粮食作物生产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商周到秦汉,在黄河流域广泛种植。 古代稻米加工——舂臼(《天工开物》) 2 小麦发展 小麦原产地在西亚的新月沃地。中国最早发现小麦遗址是在河姆渡流域附近。小麦虽然在4000年前已传入中国, 但起初种植并不广泛。当时人们像吃稻米一样食用小麦,称“麦饭”,因颗粒坚硬,口味较差,也不便消化。春秋末期鲁班发明了石磨。有了石磨后,麦才由粒食变为“面食”,随着汉代以后石磨的推广,小麦的种植面积才日渐扩大,进而推广到南方地区。中唐以后,粟麦轮作推广,小麦逐渐取得了与粟并驾齐驱的地位,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实行的“两税法”已明确将麦作为赋税征收的对象。到了宋代,虽然中国主粮为粟、麦、稻, 但相对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北方小麦生产消费已远超小米。 隋唐以前中国粮食生产一般是北粟南稻,全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西京、东京)。中国经济之所以逐渐走上以农耕为主的道路, 小米虽然好吃、耐旱,但产量较低。水稻产量高,加之南方气候水土可多熟种植,可以供养的人口就多得多。晋代以前,中国南方一直地广人稀。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兵燹连年,大量北人南迁,尤其是唐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此时稻米不仅为南方主食,也供养北方的城市和军队。 (汉代画像石《庖厨图》) 3 米饭吃法 先秦时期,“蒸饭”是一件上档次的事情。《诗经》描述的,正是先秦时候人们蒸饭的过程,意为:从远处取来活水,那儿舀,这儿倒,就可以蒸出美味的米饭。诗中的“餴”,就是一种蒸饭之道,蒸好后米粒胀大,粒粒分明,不粘连。 秦汉,《释名·释饮食》有言:“饭而曝干之也”。秦汉时期的饭,是用麦、粟、黍、稻等制作,亦称“糒”(bei)或“糗”,多为一般平民之食。当时的烹饪仍然是重在菜肴的烹制,主食较为简单些,而当时流行的干饭,是把蒸熟后的米饭晒成干饭后,放进陶罐,吃的时候再放汤水,方便携带,随吃随取。魏晋,《齐民要术·飧(sūn)饭》有言:“治早稻赤米令饭白法” (彩墨砖画) 魏晋时期,精选细淘,通过甑蒸,烹饪出色香味俱全的米饭。不论冬夏,都用温热水浸米,泡约一顿饭功夫后再用手搓;水冷后倒掉,再用冷水淘,再搓,直到米发白为止。这样淘洗做出的饭,“饭色洁白,无异清流之米。” 唐宋,《湘山野录》记载:“真宗深念稼穑(sè),闻占城稻耐旱、西天绿豆子多而粒大,遣使以珍货求其种。占城得种二十石,至今在处播之。” (宋徽宗赵佶《文会图》) 隋唐以后,米饭吃法与现代几无不同,尤其在宋代,已经从国外进口了稻谷,米饭的吃法变得更加丰富,将大米与其他食材搭配,根据配料的不同,有青精饭、蟠桃饭、金饭、玉井饭、盘游饭、二红饭、蓬饭……对食物的更高追求,让美味更加百变。 这一重要变化与南方稻作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饭稻羹鱼”到“鱼米之乡”,虽然生产、生活方式看似没什么变化, 但南方稻作经济在国家经济和政治中的重要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反映了南方稻作经济日渐扩展的发展趋势。唐韩愈就称“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天工开物》也记载,明末粮食供给,大米约占70%。 4 作物的变化 与秦汉、隋唐和宋元不同,明清时期传入的作物中除瓜果、蔬菜外还有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重要粮食作物。由于它们高产、耐瘠、耐寒,一些边远苦寒山区和边际土地得以开发利用,扩展了中国农业生产的地域空间和时间配置, 促进了农业的快速发展。如番薯,适应性强,无地不宜,“一亩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 。17世纪初, 江南水患,五谷不收,饥民流离。徐光启从福建引番薯在上海、江苏推广,起到了很好的救荒作用。民国时期,美洲作物的产量差不多占据了中国粮食总产的10%,在东北、西南等地区则超过20%。 粮食的发展促进人口壮大 主食芯片3D技术 主食芯片3D技术是人类追求健康的时代产物,代谢障碍源于食物结构超出了人体的消化能力,主食科技以人类的健康为本,主食芯片3D技术针对人体的代谢消化,不仅仅是单纯的全营养概念,还必须根据不同的人群做产品。单纯的主食要被摒弃,主食的未来是3D复合主食,易消化的主食,高膳食纤维型主食,益生元型主食。 |